查看原文
其他

授人以渔,中国智慧像花儿一样盛开在非洲大地

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19-07-09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句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老话,其中所蕴含的道理既浅显又深刻,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也深深地影响着中非交往真诚友好的相处之道——就是中国在助力非洲发展时,不仅“授人以鱼”、通过“输血”,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对非援助;更“授人以渔”、传授给非洲人民解决发展问题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其“造血”功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是古老的中国智慧,也是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方案,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情怀!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中国在中非合作中所秉持的,正是这样一种古老的中国智慧,一种注重培养非洲内生增长动力的智慧。


——为推动“八大行动”顺利实施向非洲提供的600亿美元支持,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非洲基础建设、农业、医疗、生态保护、科技人文等领域,为非洲发展扎牢根基。



——中国在中非合作中总是精挑细选对非洲经济增长和转型有重要作用的行业或项目作为突破口。比如中国帮助肯尼亚修建的蒙内铁路,对肯尼亚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1.5%,极大地推动肯尼亚工业化进程和经济转型。在修建蒙内铁路过程中,还扩建肯尼亚铁路培训学校、建立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当地员工4.5万人次。同时组织大批肯尼亚青年赴中国学习铁路运营,帮助当地女性就业,让肯尼亚从此拥有了第一批女火车司机。


——中国在中非合作中高度重视创造就业机会、培养当地本土人才。据初步统计,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已建成和在建的项目,已为非洲国家创造近9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的稳定发展,可以促进非洲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津巴布韦农场丰收的场面。 图片来自安徽农垦集团官网


——在粮食问题上,西方国家只援助粮食,从来不援助先进的技术,以达到控制和殖民非洲的目的。而中国却从一开始就援助非洲国家大量的技术,派遣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帮助其发展,比如在几内亚、马里和坦桑尼亚等国,相继建立了大量的农技试验站和推广站,试种水稻、蔬菜和甘蔗等农作物。毕竟,援助的粮食吃完了就没有了,而种植粮食的技术却能保证其始终都能收获粮食。


中国(湖南)第五批援塞抗疫医疗队援助的中塞友好医院。


——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在西非多个国家爆发。中国向疫区国家提供了总金额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并及时落实到位。此外,中国还向疫区派出超过千名医护工作者,将先进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当地医学同道,并在非洲9个国家培训了1.3万名当地医护人员。中国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疫区国家、世卫组织,以及联合国埃博拉应急特派团的好评。同时通过实施非洲国家卫生体系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一揽子计划和方案,实现从中国单方面的人力输出、实物援助,更多地转向支持非洲卫生体系能力发展合作。中国(湖南)第二十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积极筹划中塞友好医院“高级护理培训班”,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护理队伍。


中国这么做,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些案例所传递的,正是中国对非合作中一以贯之的“授人以渔”理念。从注重输血到注重造血,是一种中国智慧的展现。


当然了,培育“造血功能”行之有效,并不意味着就是要否定此前的“输血”行为。因为,对于一个虚弱到极点的人而言,只有尽快“输血”才能让其生存下来。而随着其体力的逐渐恢复,“造血功能”的培育也就成了一个必须提上议事日程的问题。人的身体是如此,中非合作亦是如此,真正实现非洲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亦是如此。


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把非洲国家真正当成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就要关注其人才的培养和互动,增强非洲的自主发展能力。携手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才能为非洲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提供不竭动力与智慧源泉。跟非洲国家发展合作关系,不能只盯着经济回报,否则一定是不可持续的。这也正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非洲期间概括的新形势下中非关系“真、实、亲、诚”四字的真正内涵。


帮助别人增强“造血”功能的结果必然是互利的。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授人以鱼”的结果虽然是别人有鱼吃,但自己的鱼却是减少的。而“授人以渔”的结果则不同——别人学会了捕鱼的技巧,捕到了更多的鱼,自己的真诚与和善,也就更能让双方建立牢靠的互信关系。有了互信,才更有利于双方携起手来,共同把“鱼”事做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谋长远发展。


所以,在中非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走进非洲的中国企业正在获得长足的发展:


——非洲是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走出去”的碧海蓝天,它给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第二次腾飞提供了一个足够大的载体,也给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商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非洲转移,不仅对中国经济有利,也对非洲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一设备参与建设肯尼亚蒙内铁路。


——近年来,中非双方已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企业通过在非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把产能合作与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装备“走出去”。


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中国企业在非洲已设立了二十多个经贸合作区,共吸纳入区中资企业四百多家,累计投资金额超过60亿美元,涉及能源矿产、轻工建材、纺织制造、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

......


“授人以鱼”的同时,更“授人以渔”,这是企业赢得尊重的必然选择,也是中非关系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前提条件。企业“走出去”,只有真正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恒久进步,企业才能获得支持。一味的给钱给物,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帮助非洲国家探索适合本地经济、文化、资源等方面的发展之路,才能从根本上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最终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授人以渔,大道终致远。我们看到,曾经的“大漠孤烟直”,而今已是“长河落日圆”,中非合作的机制与成果正像花儿一样盛开在非洲大地!


我们还将预见,拟定于2019年6月27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隆重举办、以“合作共赢,务实推进中非经贸关系”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定将全面深入加强和展现中非全方位合作的新气象、新方略、新举措。汇聚中国方案,搭建合作平台,促进中非合作走实走深走好,相信闪耀中国智慧的此次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其合作成果不但惠益双方各个领域和层级,并将让世界共享共鉴!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